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贺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2023/7/7 0:23:09发布40次查看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是一本讲述昔日“烟王”、今日“橙王”褚时健传奇一生的书,也是让编辑在审校过程中,无数次忍不住为他的人生经历感慨与惊叹的书。
少年时,他抓过鱼、烤过酒、种过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青年时,当过自救队指导员、征粮组组长、区长;中年时,他是农场副场长、糖厂副厂长,1979年10月接手玉溪卷烟厂时,褚时健已年过半百。
他把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连年亏损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为国家创造991亿元的税利,褚时健也成为了“亚洲第一烟王”。同时,他以其独到的商业智慧出拳金融、医药、能源等各个领域,“红塔”映红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
然而,在最辉煌的时刻,褚时健折翼滇南,从“烟王”的神坛上跌落。
73岁,身患多重疾病的褚时健保外就医,重回哀牢山,筹措资金改造山地,种起了橙子。十年后,一种名为“褚橙”的水果风靡全国,它被称为“中国最励志的橙子”。
他有独到的商业眼光、深邃的管理智慧,他也有对国家、民族、土地、人民的广博情怀。他是褚时健,神话一般的存在。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将以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埋于时间深处的褚时健亲历事件,为读者揭密:
褚时健一生从事过四种职业,为什么种种都能成功?
褚时健为什么会从“反右”干部变为“最后的右派”?
褚时健为什么不愿从政而从商?
褚时健如何将“红塔”扭亏为盈,成为国家税利第一大户?
褚时健因何“折翼”滇南,又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大变故?
褚时健如何与褚橙结缘,又如何开始了“第二次登顶”?
褚时健的成功基因是什么,是否可以复制?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从“烟王”到“橙王”,褚时健传奇而精彩的一生。
褚时健——原红塔集团董事长,昔日赫赫有名的“亚洲烟王”,中国颇具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褚时健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并抓住行业机遇。用17年的时间将默默无闻的玉溪卷烟厂缔造成亚洲排名一、世界排名第五的大型集团企业——红塔集团,累计实现税利991亿元,成为地方财政支柱、国家税利一大户。
1999年1月,因经济问题,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1年,73岁的褚时健获减刑,保外就医,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子。十余年后,褚橙年产10000吨,利润超过6000万元,被称为“云南很好吃的橙子”“中国最励志的橙子”,并风靡全国。
如今,86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开始攀登他人生的又一高峰。他的故事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企业界和无数要为明天而奋斗的年轻人。
先燕云,中国作协会员,云南《女性大世界》杂志总编。出版散文集《心游大荒》、《黑白人生》、《那方山水》、《有情人间》、《寻找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和《三千里地九霄云》等。涉猎电视剧和电视纪录片创作,其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电视作品均获过奖。
张赋宇,曾为专业财经记者、报社总编辑,现为百人传媒董事长、专栏作家。
★我吃过他的橙子,这么大年龄才开始创业又做得这么好,确实给我们这些人非常大的激励。
——王健林
★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褚厂长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一种精神,是一种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并从困难中重新站起来的精神。
——王石
★一个人跌倒再爬起来并不难,难的是从至高处落到谷,还能走得更远,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褚老身上,似乎有一种“超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他做人、做事的高标准与严要求。也正是这种超能量,使他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冯仑
★一个真的英雄总是在无法想象的困境中、在不可思议的时点上崛起!褚时健因这几个橙子,拉开了与这个时代所有出色企业家的距离,使自己不仅成为一个不倒的商业传奇,而且成为一个不朽的励志英雄!
——龚曙光
★我欣赏所有跌倒后能爬起来的人,尤其是那些被人身后推倒而非自己跌倒的人。
——韩寒
目录
推荐序一 我为何崇敬褚时健 王石
推荐序二 一个互联网的橙子 喻华峰
序 我一生所追求的 褚时健
前言 见证风雨二十年 先燕云
上篇 1928—1979:燃情年代
第一章 故乡的记忆
第二章 能不忆昆明
第三章 燃情年代
第四章 山中岁月
中篇 1979—1995:巅峰时刻
第五章 玉溪卷烟厂的风和雨
第六章 等待变化的日子
第七章 1982年——褚时健元年
第八章 把握问题 问道欧美
第九章 “第一车间”革命(上)
第十章 “第一车间”革命(下)
第十一章 管理革命的内部裂变
第十二章 “红塔山”的崛起
第十三章 “亚洲烟王”的巅峰之路——关索坝大改造
第十四章 烟外出拳,缔造“帝国”
第十五章 步入巅峰的人
下篇 1995— :峥嵘岁月
第十六章 “烟王”陨落(上)
第十七章 “烟王”陨落(下)
第十八章 重回哀牢山(上)
第十九章 重回哀牢山(下)
第二十章 停不下来的脚步
褚时健说
编辑后记
第七章1982年——褚时健元年
转守为攻,负债经营
在褚时健站稳脚跟并熟悉了玉溪卷烟厂的情况后,他已经决定转守为攻。之前,他更多是处于一种防守的状态。他说:“一开始,我们也没有一套很完整的计划,都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阻碍生产力发展和效益提高的一些旧规定、老想法,再力争去排除和突破。”但是,进入1982年,开始有点儿不一样了。
1981年早些时候,褚时健带领玉溪卷烟厂的技术人员参观了几家率先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兄弟公司。他们引进的英国制造的mk9-5型烟支卷接机非常新奇,让褚时健备感震惊。它每分钟能生产5000支烟,生产效率是玉溪卷烟厂的“新中国”牌卷烟机的五倍,但价格也很惊人——261万元一套。
褚时健决定通过云南轻工厅来争取政策,通过贷款购买一套mk9-5型卷接机设备。但是,云南省政府在之前一位分管副省长的主导下,把昆明卷烟厂作为云南卷烟工业现代化的优先改造目标,一切政策都向它倾斜。褚时健认为,政府的政策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择优选择,让这些企业竞争,而不能刻意支持某一家的发展。正是在他的不懈争取下,云南省轻工厅接受了他的意见,同意支持玉溪卷烟厂贷款购买设备。
但他还需要说服玉溪卷烟厂内部的管理层。毕竟是第一次引进设备,大家都有很多担心:一是价格太高,仅仅一套设备的价格,就相当于60台玉溪卷烟厂目前正在使用的“新中国”的价格,差不多是当时玉溪卷烟厂卷烟设备价格的总和。mk9-5单位时间的产量虽然是“新中国”的五倍,但按一般经济账目计算,也并不是多么合算。二是是否有能力操作进口机器,大家没有信心。当时有报纸报道,某厂高价引进的进口设备因工人操作不熟而被搁置。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竟然要贷款,要还利息,负债经营。这是过去玉溪卷烟厂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家接受不了。
但这套机器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分钟卷烟5000支,效率是原来的五倍;省原料,单箱卷烟耗烟丝45公斤,可以节省差不多15公斤;同位素射线测量重量;自动检测烟支质量;此外,卷出的香烟在外观和口味上都要比“新中国”卷出的好太多。
决策会上,褚时健请卷包车间副主任乔发科给大家算账:这种设备每箱烟能节省15公斤烟叶,按每公斤5元计算,一箱就节约75元;这种机器的折旧费是每箱35元,而旧机器的折旧费是每箱17元。这样,各项相加,使用这种设备每生产一箱烟将带来57元的利益,它每天生产50箱烟,每天将节约2850元,每月就将节约8。55万元。更重要的是,用它来生产“红塔山”,仅加一个过滤嘴,每包的价格就能从5毛1分涨为8毛1分,每包能增加3毛钱,一条烟就能增加3块钱。
按乔发科的计算,即使不计算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使用这台机器不超过三个月就能收回投资,还清本息。
在褚时健的主导下,班子成员达成共识,同意贷款引进一套mk9-5型设备。经过几个月的周旋折腾后,这套让人翘首以待的设备在两名指导安装和调试的英国专家的陪伴下来到了玉溪。
新机器罢工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进口设备的引进总是会刮起旋风,人们之前麻木的神经、呆滞的眼神,被一种好奇、羡慕、冲动所取代。他们比较进口货和国产货的异同,惊叹进口货的外观设计与时尚功能,议论纷纷,啧啧称奇。
玉溪卷烟厂的职工和褚时健一样,盼着这套进口设备能给烟厂带来奇迹,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台机器安装好后,三天两头闹病,再怎么调整,它的日产量还是只能达到设计产量的一半,并经常莫名其妙地停机,弄得两位英国专家非常难堪。褚时健也整天围着这台机器转,观察专家们如何操作,寻找故障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索后,英国专家告诉他,故障不是机器的问题,而是原料的问题。因为这台机器有一个电子质量监控系统,只要有一项原料不合格,或者中间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机器就会自动停下来。而玉溪卷烟厂目前的条件,根本满足不了这台机器的要求。看样子,这台机器还是一个“自动质检员”。
这个结论让褚时健非常惊讶,他把卷好的烟和卷烂的烟带回办公室,撕开、揉碎,放在放大镜下认真观察。几天后,他告诉英国人,他同意他们的结论。
但褚时健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英国专家告诉他,最简单的办法是放弃电子质量监控系统,用人来管理卷烟质量,或者调低质量监控系统的指标,让质量差一些的原料也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但是,这样产品的质量就不能达到机器设计的标准了。
另外一个办法是全部使用进口的烟丝、滤棒和盘纸,或者再进口一台他们公司的制丝设备,生产高品质烟丝。
褚时健告诉这两位英国专家,机器的质检系统任何人都不准动,包括他本人。他打算滤棒、盘纸等全部采用进口产品,但烟丝只能使用国产的,要不然卷烟产业再发达,也不能带动中国的烟农变富。他同时委托这两位英国专家:帮助烟厂提高烟丝质量,让这台设备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也能“吃”中国原料。
这套机器设备整整调试了45天才投入生产,褚时健承受着巨大压力。
串换辅料,增强竞争力
在这台mk9-5调试好之后,褚时健深知,只要把原料问题解决好,离生产出当时中国最好的香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那时候,全中国的卷烟厂大同小异,设备差距不大,各方面条件也差不多,唯一的差距就是政府要扶持哪一家。决定一家卷烟厂发展的几个要素:原料、设备、辅料、市场,尤其是辅料,当时都被严格控制着。
褚时健说:“盘纸我们不够用,所有生产的这些纸张我们都不够用。束丝要进口,全国都紧张,国家专卖局只能满足我们一半,就不能搞过滤嘴烟,而过滤嘴烟的效益最好。”
但是,如果从竞争角度看也有一个好处:既然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而大家都没有刻意想去改变,那只要比别人在某方面好上一点儿,就会获得竞争优势。而褚时健是一个渴望改变的人,所以,当那些串换过家电的广东人再次出现的时候,他牢牢地抓住了。
这些嗅觉敏锐的广东商人了解了中国烟草业的状况后,开始寻找这些卷烟厂兜售他们能搞到手的辅料,当然,前提条件是串换。这个时候,香烟两级市场的差距已经很大,香烟串换能获得诱人的利润。
在发现“红塔山”“红梅”等香烟品牌初步畅销后,他们很快就找上门来了。之前他们也登门找过别的卷烟厂,但都被拒绝或冷落了。他们为玉溪卷烟厂拉来进口的束丝、盘纸、白卡纸等紧俏辅料,这是褚时健求之不得的事。玉溪卷烟厂出品的优质香烟,尤其是“红塔山”在两级市场上巨大的价格差使这些广东商人愿意付出任何东西。他们从美国、欧洲弄到这些紧俏辅料,转口香港,再把它们运到玉溪。
这些商人和褚时健都是利益协调的高手,他们很快就达成了价格协议:玉溪卷烟厂给他们的香烟按出厂价算,而他们卖给烟厂的辅料也低于市场价,尤其远远低于国家调拨供应给玉溪卷烟厂的价格。于是,这成了一桩对双方都非常划算的买卖:这些商人让渡出来的价格很快能通过二级香烟市场几倍地补回来,因此,他们带着愉快而感恩的心情和褚时健做起了这些生意。
褚时健身上超前的市场意识开始展现出竞争力。
他把那套进口的设备和这些串换来的辅料,全部投入了过滤嘴香烟的生产过程中,发现什么品牌的香烟短缺就生产什么香烟。有了串换帮忙,这台261万元的天价机器在投入生产几个月后,就收回了投资。
彻底的市场信徒:鼓足干劲,争夺市场
褚时健是一个彻底的市场信徒,当市场发出哪怕不那么强烈的需求信号时,他也能敏感地捕捉到,并带着信徒般的狂热和兴奋投身到市场中,还能从对市场需求的供应中得到快感和成就感。当他得知mk9-5生产出的“红塔山”“红梅”受到市场前所未有的欢迎时,他调集了�...
贺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